雍正王朝:看到刘墨林活不长,才顿悟他的福气是一位神秘道士给的

你的位置:风暴平台股东 > 新闻动态 > 雍正王朝:看到刘墨林活不长,才顿悟他的福气是一位神秘道士给的
雍正王朝:看到刘墨林活不长,才顿悟他的福气是一位神秘道士给的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9:11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在《雍正王朝》这部剧里,刘墨林可是雍正皇帝即位后,亲自在恩科考试中挑中的探花呢。

雍正当上皇帝后,为了培养自己的心腹,就听了十三爷胤祥的好主意,专门办了一场科举考试。结果这场考试,真的让雍正找到了不少厉害的人才,比如刘墨林、王文昭和尹继善这些人。

说起来这三人里头,雍正最瞧得上眼的还是刘墨林。他不管别人怎么看,就是铁了心要提拔刘墨林。刘墨林这人吧,大家都知道,不太守规矩,也没啥家世背景,更别提啥人脉关系了。要不是雍正一直特别栽培他,估摸着他很难有啥大出息。

为啥刘墨林能有这种别人求不来的好运呢?而且,为啥他摊上这么大的好事,却没那个命去享受呢?

【神秘兮兮的道士】

大家还记得刘墨林、王文昭和尹继善这三位,在还没去考科举那会儿,就已经是铁哥们儿了,常一起喝酒,还爱去那种地方逛逛。有回他们在伯伦楼喝酒聊天,碰上个挺神秘的道士。这道士啊,简直就是神仙下凡,不仅说他们仨能考上,还提前把科举前三名都给算出来了,说是王文昭能当状元,尹继善是榜眼,刘墨林则是探花。

那个神秘的道士开口了:“这座山已经在这儿候着你们多时,没想到今天能一下子见到本科的三位佼佼者!”他这话究竟是啥意思呢?莫非这位道士是带着啥使命来的?那这使命是谁派给他的呢?

不过,既然这次是带着任务前来的,那为啥还会说:“这机会真是太难得了呢?”

这时,刘墨林疑惑地靠近过来,问道:“道长,您这眼光可真毒啊!刚才那跑堂的也说我们是三鼎甲呢。”

刘墨林这话一说完,道士心里就有点不痛快了,嘀咕着:咋能拿我这道士跟跑堂的比呢?

然后,他气呼呼地说:“我既不稀罕你们的银子,也不想喝你们的酒水,更没指望你们仨以后高中了能给我修个寺庙啥的……”话一落地,他转头就对着刘墨林喊道:“探花!”

刘墨林疑惑地问:“你说我是这次科举的第三名探花,那状元是谁,他们两个中的哪一个呢?”

道士立马指了指王文昭,让他写个字。王文昭就用手指沾了点水,写了个“因”字。道士一看,立马说道:“这‘因’字真有派头!外面是个框,像国家,里面藏着个人,这不就是说国家里有你这么个状元嘛!”

刘墨林当然不服输,随手也写了个“因”字。道士瞅了一眼,给出的结论是,你这次考试虽然能考上,但过程中怕是不太顺利。

刘墨林挠挠头,疑惑地问:“你是咋看出来的呢?”

道士讲道:刚才状元郎随手一挥,写了个“因”字,那完全是无意之举。但你写这个“因”字,却是故意为之。把“因”和“心”加在一起,就成了“恩”。换句话说,你这位探花,要是没有贵人相助、施恩,说不定也会像那流水一样,啥也捞不着。

这道士口口声声说不求回报,那他为啥还非得等他们来,给他们占卜一下,还拐弯抹角地给刘墨林提了个醒?难道他真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,看重人才,特意出来给刘墨林指条明路的?还是说,他是受别人之托来的呢?

剧情一推进,才知道伯伦楼出现的那位神秘道士,就是弘昼和乔引娣提到的贾士芳。老四嘛,大家都知道,他老跟和尚道士打交道,估摸着这贾士芳早就是老四的心腹了。要不怎么在十三爷被“八王议政”逼得走投无路,去丰台大营抢回兵权,急着来救驾时,会气血翻涌,直接吐血,病情一下子就恶化了,连药都救不回来。幸好有贾士芳的丹药,给十三爷胤祥多续了一个时辰的命,这才让他有机会跟雍正把后事交代清楚。

剧里头,贾士芳这个角色简直就是半个神仙,不光能掐会算,预知将来的事儿,还擅长鼓捣些灵丹妙药出来。

雍正知道十三爷病得很重后,心里一直七上八下,烦躁不安,结果把自己的身体也搞垮了。后来,他叫来弘昼,质问口谕传错的事。弘昼瞧见雍正身子骨弱得很,就提议让贾士芳来给雍正瞧瞧病。这事儿说明了啥呢?

能不能这样说,贾士芳这个道士,其实一直就是雍正那边的人。弘昼跟他也挺熟的,不然弘昼也不会那么大胆,直接就让贾士芳去给雍正瞧病。这说明啊,贾士芳早就是雍正的人了。

剧里头,还有个关于贾士芳的情节,说的是雍正带着乔引娣回景陵探望老十四,要走的时候,乔引娣反复跟雍正说:“贾士芳那仙丹确实不错,不过可不能贪吃,得慢慢调养才行。”

这么说吧,贾士芳的出现和被提及都不是偶然的,都是雍正需要他的时候,他才会露面,才会被人说起。

这下就明白了,为啥那位神秘道士会无缘无故,跑到伯伦楼去等刘墨林他们,还不求啥回报。重点是他那句“难得,难得”!咱能不能这么想,他其实是雍正派来,提前给他们来个考验的?

为啥雍正会找个道士来提前给他们考核一下呢?

【刘墨林,王文昭,尹继善是内定的人选】

你得记住,雍正当了皇帝后,朝堂里几乎都是八爷党的人,雍正呢,没人帮他,也没人敢帮他。因此,老十三胤祥就想了个办法,说干脆办科举考试,招点有本事的人来帮忙。

我就是怕八爷党那帮人会在人才上动手脚。所以,老十三胤祥就提醒雍正说:“皇上,咱们是不是得自己动手,好好栽培一下那些有才能的人啊?”

老十三的建议挺有道理的。雍正那时候缺人手,隆科多就给他推荐了个诺敏。可这个诺敏啊,虽然不贪钱,但却特别爱面子,爱出风头,他上面骗皇帝,下面糊弄百姓,搞假把戏,结果让八爷党的人笑话雍正。更糟糕的是,连科举考试负责监考的张廷璐,都是八爷胤禩推荐的呢。之后的事情就更别提了,雍正又因为这个张廷璐吃了亏,但这是科举考完以后的事情了。

诺敏那事后,雍正可长了不少心眼,他决定亲自挑些能人异士。刘墨林、王文昭、尹继善,这三个人就是雍正心里内定的。要是让雍正身边的人先去面试,那可真不合适,万一被八爷党知道了,这三个人能不能考上科举还不一定呢。所以啊,雍正就想着让道士去,这样还能遮掩一下。

哎,你说那个神秘道士为啥对刘墨林说,他得靠贵人帮忙才能考中呢?

其实啊,是那道士按雍正的吩咐,早把刘墨林的情况摸透了。刘墨林呢,有次去了那种地方,跟一个叫苏舜卿的姑娘好上了。这可不符合规矩,就算他再有才华,八爷党那些人也不会放过,肯定会拿这事儿大肆宣扬的。

结果证明,刘墨林确实得到了雍正的特别关照。雍正皇帝不顾大臣们的阻拦,坚决录用了那个不合规矩的刘墨林。而且,雍正对他特别器重,就连唯一的一次外出巡视,都带着刘墨林在身边,把他当作重点人才来栽培。雍正心里盼着他以后能帮上弘历,简直是要把他培养成第二个李卫那样的人物。

雍正确实擅长培养人才,拿李卫来说,他居然能把一个小乞丐培养成一位大权在握的地方官。这事儿,就连八爷党里的“八贤王”都直夸他厉害,心里头佩服得紧。

经过几年的精心栽培,雍正终于松开了手,让刘墨林跟在弘历身旁,帮他出谋划策。但遗憾的是,刘墨林却没那个福分,没能长久享受弘历的恩惠。结果,他还因此丢了性命……

【短暂的福气是神秘道士给的,新主并未为他续上福气】

之前咱们聊过,李墨林这个探花的位子啊,其实早就内定了,而且他还有贵人相助,你说他运气好不好?这好运是谁带来的呢?是一个神秘道士。那这个道士代表的是谁呢?他就是雍正。所以啊,能给李墨林带来好运的,只有雍正。要是换了新的主子,他那好运可就到头了。为啥呢?

虽然雍正特别器重弘历,把他当作未来的接班人,但弘历对那些雍正重用的人,却一个都看不上眼。雍正对弘历寄予厚望,可弘历对那些得到雍正赏识的人,却并不买账。在他看来,这些人没有一个能入得了他的法眼。尽管弘历是雍正心目中的继承人,但他对那些雍正看重的人才,却丝毫不感兴趣,一个也没瞧上。

刘墨林虽说挺有才,但弘历并不怎么瞧得上他,主要还是因为他是老爸那边的人。因此,弘历对刘墨林的,远没有他老爸那么深。

之后,雍正特地安排刘墨林跟着弘历外出帮忙处理事务,他对刘墨林寄予厚望,盼着他能好好辅佐弘历。可没想到,刘墨林在跟弘历外出的路上,碰上了弘时派来的江洋大盗想要暗杀他们,结果刘墨林为了保护弘历,直接就被刺死了。

说起来,刘墨林这家伙,纯粹是个书生,半点武艺都不懂。反观弘历,那可是打小就在宫里,由康熙老爷子亲手调教的。他既能吟诗作画,又精通武艺,一般的江湖毛贼,哪用得着刘墨林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来保护呢?

也许弘历心里明白,那些人是他三哥弘时派来的。他故意没拦着也不会武功的刘墨林去护主,也没自己动手,结果刘墨林因此丢了性命。这样,弘历就能找个由头,让弘时付出应有的代价,把事情给闹大。

结果就像他预料的那样,当弘历回到京城向雍正报平安时,雍正只是简单地说:“平安回来就好。”但弘历却特意补充道:“父皇,我没事,只是刘墨林有点可惜了。”

雍正一听,心里头那个疼啊,刘墨林这家伙,可是他不顾大臣们咋说,硬给保下来的。这些年,他一直把刘墨林当作重点来培养,没想到就这么没了。

雍正心里头那个火啊,越烧越旺,直接放话了,说这事儿非得查个水落石出不可。这意思明摆着,弘时犯下的那些事儿,想躲都躲不掉。

说实话,弘历还真是利用了刘墨林的死,让雍正对弘时下了狠手。他算是如愿以偿,把挡路的三哥弘时给解决了。

这么说吧,弘历对刘墨林来说,好像并不是那个能带来好运的贵人。刘墨林的好运啊,其实是那个神秘道士给的,而道士呢,其实就代表着雍正。所以说,雍正才是刘墨林真正的贵人。要是没了雍正的庇护,刘墨林的那点好运怕是也到头了。